隨著人們對淺色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對無機填料的白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白度,是輕質碳酸鈣的重要指標。單從產品的白度來講,白度越高的輕鈣越是受到用戶的青睞,因此,對于輕鈣生產廠家來說,如何提高輕質碳酸鈣的白度也是一項非常關鍵的生產技術。
在輕質碳酸鈣的生產中,大多企業主要是通過嚴格篩選石灰原料來控制其產品白度,這無疑是保證能生產符合用戶需要白度達標的輕質碳酸鈣的主要因素。但是燃料、工藝設備、操作和環境等影響因素也不能忽視。
1、石灰石原料
石灰石是影響輕質碳酸鈣白度的主要因素,影響其白度的主要化學成分是鐵、錳及鹽酸不溶物等雜質含量。當石灰石鐵含量≤0.12%、錳含量≤0.006%、鹽酸不溶物含量≤0.30%時,基本上能滿足生產白度合格的輕質碳酸鈣。
經驗豐富的收、驗料工一般根據石灰石外觀篩選。呈青色、淺灰色的石灰石純度較高,雜質含量較少。含鐵、錳、鹽酸不溶物等雜質含量高的石灰石一般呈黃、褐、粉紅或棕色等花紋或斑面。
另外,從生石灰的顏色也可以判別,特別是含有帶色金屬氧化物時,生石灰多呈灰黃、淺黃色至褐色甚至于黑色。
2、燃料
輕質碳酸鈣生產所用燃料多采用無煙煤,無煙煤中硫、灰分等雜質含量也會影響輕質碳酸鈣的白度。
生產用無煙煤硫含量≤1.5%即低硫無煙煤,無煙煤灰分含量≤25%,其它雜質如堿石等含量≤2.0%便能滿足生產白度合格的輕質碳酸鈣對生產工藝的要求。
3、生石灰的質量
在保證原料質量的前提下,還應嚴格控制石灰石煅燒條件。生石灰中5mm以下的顆粒及粉狀物,混雜于生石灰中的焦渣、焦核等雜質及過燒生石灰也應盡量挑選干凈。
4、石灰窯的氣粉塵
由于石灰窯規格不一樣、煤質的差別和操作上的差別,石灰窯氣含塵液體濃度各異,普通窯氣含塵液體濃度在1-10g/m3。為減低窯氣中粉塵對輕質碳酸鈣白度的影響,多在窯氣輸送的同時施行清除粉塵。
窯氣中粉塵顆粒大于10μm的常在80%以上,一般采用多筒旋風清除粉塵器便可把5μm以上的粉塵除掉。但清除粉塵器應安裝在生石灰窯的近端。為提髙清除粉塵效果,常在窯氣輸送機械壓縮機前安裝水浴清除粉塵器,清除粉塵器速率可達98%以向上。
進行窯氣清除粉塵的同時,還應想辦法減低窯氣中的含塵量:
一是在煅燒石灰石時采用粒度一定的塊煤,避免摻入煤面,防止投料入窯時產生煤塵;
二是所用無煙煤要具備較高的抗碎強度,減損投料時物料的互相撞擊產生粉塵;
三是石灰窯煅燒用煤要有較好的熱牢穩性。
5、精漿液質量
石灰消化后粗漿液中含有生燒、過燒石灰,活性極差的氧化鈣,不溶物,煤渣塊等雜志。
生產中可設置振動篩和三級旋液分離器除去較大顆粒雜志,制得石灰乳精漿液。
6、熟漿液質量
熟漿液質量決定于碳化工藝操作。碳化工序要保證Ca(OH)2同CO2反應完全,不返堿、不團聚。提高碳酸鈣結晶粒子分散性、顆粒細微、分布均勻也是提高產品白度的途徑之一。
碳化質量優劣決定于窯氣CO2純度以及精漿液質量。在此工序可將不溶的Fe3+變成可溶的Fe2+,隨清液排除有色物質,達到增白目的。
7、干燥系統的煙塵氣
從煙塵氣對輕質碳酸鈣白度的影響來看,尤以干燥機熱交換管泄漏的煙塵氣對輕質碳酸鈣白度的影響為Z。
那么,如何做到干燥機熱交換煙道管密封完好無泄漏呢?
(1)干燥機加熱爐運行時應保持對干燥機熱交換煙道管衡溫加熱。投入干燥機內進行干燥的半成品要做到連續均勻,避免干燥機熱交換煙管頻繁出現熱漲冷縮的現象。
(2)干燥機加熱煙塵氣的外泄也應引起重視,正常情況加熱爐為負壓操作無煙塵氣泄漏。
(3)還要減少或杜絕干燥機熱交換煙管道內高溫煙塵氣和半成品進行熱交換后對外排空的煙塵氣對輕質碳酸鈣白度的影響。必須使加熱爐具有良好的燃燒條件。也就是說,加熱爐內要保持有一定的高溫,充分的空氣量和良好的混合以及必要的燃燒空間和時間,以使可燃氣體和細煤充分燃燒,避免的0.05-1.0μm碳粒子游離出,減少對外排空煙塵含量。
在保證煙道管密封質量、加熱爐良性操作的同時,對外排空的煙塵氣,外排前應經除塵設備進行處理,降低外排煙塵含量。
8、生產環境
生產廠區由于內在或外在因素多有飄塵或落塵,對工序內半成品或成品的質量構成危害。所以,除生產廠房應有一定的密封措施外,還要加強生產崗位環境的治理,以杜絕環境雜質對半成品或成品的污染。
另外,還要加強對輕質碳酸鈣生產主要原料兩煤的管理,以防兩煤粉粒人為或外界因素進入生產工序。